imtoken官网网址下载|石化行业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简
|
繁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首页 > 政策 > 国务院政策文件库 > 国务院部门文件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
打印
收藏
留言
|
标 题: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文机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部 能源局
发文字号:
工信部联原〔2022〕34号
来 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石油与天然气
公文种类:
意见
成文日期:
2022年03月28日
标 题: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文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部 能源局
发文字号:工信部联原〔2022〕34号
来 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主题分类:国土资源、能源\石油与天然气
公文种类:意见
成文日期:2022年03月2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原〔2022〕34号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坚持创新驱动。着眼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绿色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社会责任关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坚持开放合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相关行业间耦合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发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
——产业结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
——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一)完善创新机制,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上下游合作机制等协同创新组织,支持地方合理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
(二)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布局基础化学品短流程制备、智能仿生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巩固提升微反应连续流、反应-分离耦合、高效提纯浓缩、等离子体、超重力场等过程强化技术。聚焦重大项目需求,突破特殊结构反应器、大功率电加热炉、大型专用机泵、阀门、控制系统等重要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着力开发推广工艺参数在线检测、物性结构在线快速识别判定等感知技术以及过程控制软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控制技术。
(三)实施“三品”行动,提升化工产品供给质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积极布局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元素高效分离介质、反应-分离一体化膜装置等新产品开发。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培育创建品牌。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四)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供给能力。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集聚发展的要求,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
(五)加快改造提升,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安全、节能、减排、低碳等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引导烯烃原料轻质化、优化芳烃原料结构,提高碳五、碳九等副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快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气向特种燃料、高端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煤制乙二醇着重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四、优化调整产业布局
(六)统筹项目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家重大战略安排,统筹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新建石化化工项目向原料及清洁能源匹配度好、环境容量富裕、节能环保低碳的化工园区集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稳妥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构建原料高效利用、资源要素集成、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先进成熟、产品系列高端的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石化化工项目科学布局、有序转移。
(七)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依法依规利用综合标准倒逼园区防范化解安全环境风险,加快园区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引导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鼓励化工园区间错位、差异化发展,与冶金、建材、纺织、电子等行业协同布局。鼓励化工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及科研成果孵化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与其他行业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项目除外),引导其他石化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发展。
五、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八)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协同创新应用,打造特色平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不断增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丰富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方面数据,畅联生产运行信息数据“孤岛”,构建生产经营、市场和供应链等分析模型,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化工企业借助平台加快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数字化改造。围绕化肥、轮胎等关乎民生安全的大宗产品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监测、精益化服务系统。
(九)推进示范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建设并遴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标杆。组建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化工工艺数字化模拟仿真、大型机组远程诊断运维等服务能力。基于智能制造,推广多品种、小批量的化工产品柔性生产模式,更好适应定制化差异化需求。实施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推动商用密码应用,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六、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拟制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
(十一)着力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培育壮大生物化工。滚动开展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认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从源头促进工业废物“减量化”。推进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大含盐、高氨氮等废水治理力度,推进氨碱法生产纯碱废渣、废液的环保整治,提升废催化剂、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积极发展生物化工,鼓励基于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质利用、生物炼制所需酶种,推广新型生物菌种;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产业链衔接,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对传统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品研发应用,防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十二)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石化化工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提高磷石膏、钛石膏、氟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碱渣、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磷钾伴生资源、工业废盐、矿山尾矿以及黄磷尾气、电石炉气、炼厂平衡尾气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
七、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十三)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实施责任关怀,支持企业、园区提高精细化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灭火救援力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推动《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实施。鼓励企业采用微反应、气体泄漏在线微量快速检测等先进适用技术,消除危险源或降低危险源等级,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
(十四)增强原料资源保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拓展石化原料供给渠道,构建国内基础稳固、国际多元稳定的供给体系,适度增加轻质低碳富氢原料进口。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国际钾盐等资源开发合作。加强国内钾资源勘探,积极推进中低品位磷矿高效采选技术、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多措并举推进磷石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加强化肥生产要素保障,提高生产集中度和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确保化肥稳定供应。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
八、加强组织保障
(十五)强化组织实施。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将重点任务统筹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任务落实。有关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务实推进相关工作,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相关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指导,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宣贯解读,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关切,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石化化工的科学理性认知。
(十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员工培训。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示范应用。
(十七)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化工新材料特别是改性专用料、精细化学品尤其是专用化学品等标准体系,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材料评价标识管理体系,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额。探索基于碳足迹制修订含碳化工产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等标准。参与全球标准规则制定,加强国际标准评估转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能源局
2022年3月2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原〔2022〕34号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坚持创新驱动。着眼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绿色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社会责任关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坚持开放合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相关行业间耦合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发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
——产业结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
——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一)完善创新机制,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上下游合作机制等协同创新组织,支持地方合理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
(二)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布局基础化学品短流程制备、智能仿生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巩固提升微反应连续流、反应-分离耦合、高效提纯浓缩、等离子体、超重力场等过程强化技术。聚焦重大项目需求,突破特殊结构反应器、大功率电加热炉、大型专用机泵、阀门、控制系统等重要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着力开发推广工艺参数在线检测、物性结构在线快速识别判定等感知技术以及过程控制软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控制技术。
(三)实施“三品”行动,提升化工产品供给质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积极布局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元素高效分离介质、反应-分离一体化膜装置等新产品开发。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培育创建品牌。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四)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供给能力。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集聚发展的要求,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
(五)加快改造提升,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安全、节能、减排、低碳等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引导烯烃原料轻质化、优化芳烃原料结构,提高碳五、碳九等副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快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气向特种燃料、高端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煤制乙二醇着重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四、优化调整产业布局
(六)统筹项目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家重大战略安排,统筹重大项目布局,推进新建石化化工项目向原料及清洁能源匹配度好、环境容量富裕、节能环保低碳的化工园区集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稳妥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构建原料高效利用、资源要素集成、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先进成熟、产品系列高端的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石化化工项目科学布局、有序转移。
(七)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依法依规利用综合标准倒逼园区防范化解安全环境风险,加快园区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引导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鼓励化工园区间错位、差异化发展,与冶金、建材、纺织、电子等行业协同布局。鼓励化工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及科研成果孵化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与其他行业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项目除外),引导其他石化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发展。
五、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八)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协同创新应用,打造特色平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不断增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丰富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方面数据,畅联生产运行信息数据“孤岛”,构建生产经营、市场和供应链等分析模型,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中小化工企业借助平台加快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数字化改造。围绕化肥、轮胎等关乎民生安全的大宗产品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监测、精益化服务系统。
(九)推进示范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建设并遴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标杆。组建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化工工艺数字化模拟仿真、大型机组远程诊断运维等服务能力。基于智能制造,推广多品种、小批量的化工产品柔性生产模式,更好适应定制化差异化需求。实施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推动商用密码应用,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六、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拟制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
(十一)着力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培育壮大生物化工。滚动开展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认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从源头促进工业废物“减量化”。推进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大含盐、高氨氮等废水治理力度,推进氨碱法生产纯碱废渣、废液的环保整治,提升废催化剂、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积极发展生物化工,鼓励基于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质利用、生物炼制所需酶种,推广新型生物菌种;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产业链衔接,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对传统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品研发应用,防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
(十二)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石化化工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提高磷石膏、钛石膏、氟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碱渣、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磷钾伴生资源、工业废盐、矿山尾矿以及黄磷尾气、电石炉气、炼厂平衡尾气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
七、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十三)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实施责任关怀,支持企业、园区提高精细化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灭火救援力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推动《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实施。鼓励企业采用微反应、气体泄漏在线微量快速检测等先进适用技术,消除危险源或降低危险源等级,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
(十四)增强原料资源保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拓展石化原料供给渠道,构建国内基础稳固、国际多元稳定的供给体系,适度增加轻质低碳富氢原料进口。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国际钾盐等资源开发合作。加强国内钾资源勘探,积极推进中低品位磷矿高效采选技术、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多措并举推进磷石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加强化肥生产要素保障,提高生产集中度和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确保化肥稳定供应。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
八、加强组织保障
(十五)强化组织实施。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将重点任务统筹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任务落实。有关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务实推进相关工作,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相关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指导,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宣贯解读,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关切,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石化化工的科学理性认知。
(十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员工培训。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示范应用。
(十七)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化工新材料特别是改性专用料、精细化学品尤其是专用化学品等标准体系,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材料评价标识管理体系,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额。探索基于碳足迹制修订含碳化工产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等标准。参与全球标准规则制定,加强国际标准评估转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生态环境部
应急管理部
国家能源局
2022年3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回到顶部
登录
注册
×
×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石化行业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石化行业播报讨论上传视频中国支柱产业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对原油、天然气进行加工,销售。例如加工成柴油、煤油、汽油、沥青、石蜡、硫磺(天然气的副产品)、塑料、橡胶、纤维、化学品等。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仅中国石化集团就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输油、输气管道近6000km,加油站2.4万个,石化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城市、乡镇、车站、码头、宾馆、千家万户。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 [2]中文名石化行业加 工原油、天然气目录1生产过程2中国现状3爆炸事故生产过程播报编辑生产过程包括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原油储运、石油炼制、化工生产、油品销售等,生产社会需要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等3000多种石油、化工产品,与人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2000年,我国石化行业生产原油达到1.63亿t,加工原油2.1亿t。中国的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600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万人,石化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化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1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石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如原油、天然气、汽油、液态烃、乙烯、丙烯等等,绝大多数属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硫化氢、氯气等等,这些物料的处置不当或发生泄漏,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石化生产过程中还要使用、产生多种强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烧碱等,设备、管线腐蚀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高;一些物料还具有自燃、暴聚特性,如金属有机催化剂、乙烯等。2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异常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如蒸汽裂解的温度高达1100℃,而一些深冷分离过程的温度低至-100℃以下;高压聚乙烯的聚合压力达350MPa,涤纶原料聚酯的生产压力仅1~2mmHg;特别是在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等很多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已超过其自燃点。这些苛刻条件,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任何一个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3 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个别事故影响全局石化生产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有某一部位、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石化生产装置正朝大型化发展,单套装置的加工处理能力不断扩大,如常减压装置能力已达1000万t/a,催化裂化装置能力最大为800万t/a,乙烯装置能力将达90万t/a。装置的大型化将带来系统内危险物料贮存量的上升,增加风险。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4 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发生事故财产损失大石化装置由于技术复杂、设备制造、安装成本高,装置资本密集,发生事故时损失巨大。由于石化装置资金密集,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据有关资料对1969~1997年世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惊人(图1)。如1989年10月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工厂发生爆炸,财产损失高达8.12亿美元;1998年英国西方石油公司北海采油平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美元;2001年巴西海上半潜式采油平台事故损失5亿多美元。中国现状播报编辑2012年前10个月,石化全行业利润总额6204.1亿元,同比下降8.2%,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增长0.5%。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3.1%;预计2012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500亿元,同比下降6%。而炼油业亏损182.1亿元,已连续15个月累计亏损。前9个月炼油业亏损271.8亿元。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炼油行业亏损除了有调价机制的原因外,整个石化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在大幅增长。据统计,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产能严重过剩的石化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其中,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尿素、磷肥、电石等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爆炸事故播报编辑2019年11月2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杰斐逊县内奇斯港一座化工厂发生爆炸,消防部门已要求事发地附近民众紧急疏散。当地媒体报道,当天1时许,得克萨斯石化集团设在内奇斯港的一座精炼厂发生爆炸,厂区附近区域以及邻近奥兰治县均有民宅受损报告。 [1]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深度解析!中国石化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 知乎
深度解析!中国石化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 知乎首发于中国化工市场研究(干货合集)!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深度解析!中国石化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化工平头哥1、石化产业和市场随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东移1.1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快速上升40 年来全球经济格局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随之而来的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据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19 年亚太地区经济总量 31.7 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36% 。2019 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贸易摩擦加剧及地缘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微弱复苏的步伐更显沉重。据 IMF 预测,2020 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 ;中国经济将增长 1.9% ,正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作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1.2中国化工市场消费规模占比继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石化产品的消费也逐年上升,2019年石化产品消费总量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2019年,全球乙烯消费量 1.6×108 t,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乙烯下游产品消费量折算)5271万t,约占全球的 33% ,部分产品消费量占比甚至高达 50% 以上,如 ABS 塑料、PX(对二甲苯)等(见图 1)。预计到 2025 年,除了下游产业转移规模较大的合成橡胶之外,主要化工产品消费占比还将进一步扩大,整体将占全球的 40% 左右。1.3中国石化产业发展正进入成长后期,消费峰值将来临根据全球发达国家经济体石化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判断,我国石化工业正处于成长后期,可能很快迎来石化工业峰值。通过研究美国、欧洲和日本石化产业的发展,预测中国将在 2030 年后进入成熟期,2040 年左右达到消费峰值。峰值阶段的乙烯当量消费量将达 7207万 t,折人均乙烯当量消费量约 49.7 kg/人。该人均消费水平稍高于日本的峰值消费水平 47.6 kg/人,略低于西欧 56.3 kg/人,相当于峰值期美国人均消费水平的57%。2、中国石化产业正进入激烈的竞争和优化重组阶段2.1国内部分石化产品已严重过剩据国内石化产能建设情况,2019—2020年乙烯、丙烯产能增加近 1200万 t/a,聚烯烃、PX、PTA(精对苯二甲酸)增加超过 1000万t/a,乙二醇、苯乙烯增加约 500万 t/a,纯苯、聚酯增加约 400万t/a,进一步提高国内供应能力,并引起供需平衡变化。据国内主要石化产品产能和消费比,主要原料于平衡或短缺状态,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 ABS 塑料缺口较大,合纤、橡胶持续过剩,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等产品已严重过剩(见图 2)。在油价处于低谷的情况下,近年来国内传统油气石化产业的新建和规划项目显著增多,甚至有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项目出现。未来炼油产能随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将继续增加,预计 2020—2025 年全国新增炼油能力约 1.6×108 t/a,2025 年总炼油能力达 10×108 t/a,炼油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目前,国内炼油产业在降低加工负荷之外,不断加大向化工和其他炼油小产品上转化的力度,如增产丙烯等,也对化工市场带来了影响。2.2全球贸易格局下,中国仍将进口部分石化产品从中国乙烯及下游产品、芳香烃 PX 两大化工路线的全球贸易格局来看,尽管国内新增产能规模大,仍无法阻挡全球过剩资源直接或间接流入。近几年美国聚烯烃、乙二醇装置建设较多,在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之后对中国出口增加明显。中东对中国出口 PX 也是维持增加,而东南亚和东北亚传统出口地区规模出现不同程度减少,日韩和中国台湾省不具竞争力的装置负荷降低。从图 3 乙烯装置现金成本对比来看,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成本优势巨大是这两个地区保持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的核心竞争力。因而,中国不可避免地还将保持一定产品的进口,市场的竞争压力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而国内原料多元化的石化产业将使竞争局面更复杂多变。在国内与传统乙烯、丙烯装置竞争的工艺路线主要是 CTO(煤制烯烃)、MTO(甲醇制烯烃)、PDH(丙烷脱氢制丙烯)及沿海地区的乙烷/轻烃制乙烯等。根据 2017—2019 年中国进口美国乙烷到岸成本统计,由于运输成本高,进口乙烷到岸价为 430~510 美元/t,在国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进口丙烷同样受运输成本高的影响,目前与国内传统丙烯工艺相比也无明显成本优势。通过对全球乙烯现金成本测算对比,据 EIA 原油价格预测,2020—2021 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在 41~47 美元/桶,传统乙烯装置的成本与 CTO、MTO 仍具有一定优势。2.3原料和技术多元化继续推动烯烃产业快速发展随着 2019 年新浦化学 65万 t/a 乙烯产能、2020 年盘锦宝来 100万t/a 乙烯产能陆续建成投产,除 CTO、MTO 外,中国又新增轻烃裂解原料路线生产乙烯,原料多元化发展趋势显著。2021年前后将有包括中国西北地区 2 套乙烷裂解装置在内的5 套乙烷和轻烃裂解制乙烯装置投产。此类装置产能规模合计将达 590万t/a。从乙烯工艺路线上看,未来还有外商独资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新建产能,中国乙烯产业已进入多元化发展和竞争的格局。2019 年,中国乙烯产能达 2884万 t/a,其中石脑油及轻烃裂解路线乙烯产能 2206万 t/a(含催化裂解制乙烯产能 60万 t/a),MTO 路线乙烯产能 678万 t/a。预计 2020 年和 2025 年中国乙烯产能将分别达 3348万 t/a和 5438万 t/a (见图 4)。相较于乙烯,丙烯的原料路线更广、多元化发展格局更为复杂。2019 年,丙烯产能为 3989万t/a,其中 MTP/MTO(甲醇制丙烯/甲醇制烯烃)和PDH 产能分别为 1080万 t/a 和 635万 t/a,分别占 27% 和 16% ;传统炼油化工丙烯产能为 2274万 t/a,占57% 。2020 年和 2025 年中国丙烯产能预计分别达 4690万t/a和 5971万t/a (见图 5)。2.4传统企业市场占比下降,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化工产业源头乙烯和丙烯的产业格局上,国内烯烃产业形成了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两大公司为主导,多方资本积极参与的生产竞争格局。从参与主体来看,其他国企、地方资本、民营及外资纷纷进入乙烯生产领域。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乙烯产能占比从 2011 年的 87% 下降到2019 年的 62% ,丙烯产能占比从 2011 年的 75% 下降到 2019 年的 43% 。烯烃生产格局变化引起下游聚烯烃市场格局变动。如聚丙烯市场已是群雄逐鹿,2019 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产能份额分别下降至 26% 和 15% ,中国神华产能份额上升至 9% ,东华能源、富德能源及中国软包集团 PDH 装置配套的份额共占 8% ,其他来自地方企业和煤化工企业增长较快(见图 6)。随着以荣盛、恒力、盛虹为代表的国内民营资本及埃克森美孚、阿美、巴斯夫、利安德巴塞尔等国际化工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石化产业,神华、延长、华锦的不断扩张,未来,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产能占比还将进一步下降。如聚乙烯的产能占比将从 2019年 44% 、26% 下降到 2025 年 34% 、22% (见图 7)。2.5聚酯产业由下往上发展态势显著,产业集中度渐高近年来,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生产商向上游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强,已从小化工产品向门槛较高的乙烯、PX 及合成树脂产品进发,产业链集中度在不断加强,最明显的是聚酯产业链。目前,国内 PX 总产能 2219万t/a,共计 20家企业。其中,具有配套上游的企业有 18 家,占全国产能的 95% ;具有配套下游的企业有 9 家,占全国产能的 60% 。产业链高度集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到 2025 年,恒力、荣盛、恒逸、桐昆及新凤鸣等聚酯龙头企业正向 PX 及 MEG(乙二醇)发展,旨在继续做大做强化纤产业链,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加强产业集中度(见图 8)。中国石化产业的竞争已全面铺开,破产企业数量明显上升。2018 年、2019 年中国公告破产的化工企业数量分别是 189 家和 342 家,预计 2020 年为320 家。国内行业整合趋势明显,龙头石化企业积极实施并购,如中化收购鲁西化工、金发科技收购海越等。综上,中国的石化市场在未来十年还将保持增长,并进入消费峰值阶段,同时原料多元化推动石化产能高速增长,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石化产业成本竞争格局在短期内难以被打破,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成本产能面临淘汰。中国石化产业内部优化重组趋势明显并将处于发展与再平衡的阶段,充分的市场竞争将奠定此后中国石化产业格局。3、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思考3.1国内石化企业应注重石化行业发展形势研判,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国内各大炼化企业应加强研判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根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确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政策导向和行业动态,综合资源、市场、技术、区位及人力资源等优势资源择优布局,推动炼化业务做精做强。3.2炼化一体化技术路线仍具生命力,注重“油化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应加强区块化能源合作在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原料价格的变化和技术路线的革新,已经对传统炼化一体生产企业造成了冲击。但不同原料生产路线在引起行业优化重组后,在以生产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格局上始终会达成平衡,炼化一体化技术路线仍有着其生命力,尤其在近几年的低油价时期。为加强对油价波动的风险抵御能力,国内一些炼化一体化企业注重炼油和化工“两条腿”走路,但局限于原有装置规模,只能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一些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可以根据整体效益最大化,在成品油、芳香烃和烯烃三条主要产品路线上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盈利能力突出。因而,国内炼化企业在进行“油转化”转变的同时,应加强研究区块化协同合作,如原料互供、水电气风的能源共用等等,达到集中资源、分摊能耗成本等方面的目的,进一步挖掘炼化一体化的竞争潜力。3.3纵向加强产业链垂直化发展,横向注重跨领域应用研究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单独在产业链某环节上发展已很难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因而近年来企业从产业下游往上游发展的态势十分显著。传统炼化一体化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通过产业链整合、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向建设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方向努力。同时,传统炼化一体化企业应发挥人力资源、技术和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向杜邦、巴斯夫等国际先进企业学习,加强横向跨领域的应用研究,如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向材料应用、新材料开发等方向努力。这是现代炼化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拓展市场消费深度和广度,成为世界先进材料制造商的必经之路。3.4保持国际视野,注重合资合作,抓准并购时机,突破本土战略发展当前全球石化产业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兼并重组案例和规模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生产和消费,而且国内产业发展技术升级逐步走向成功,已成为最有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国内炼化企业应保持国际视野,重点关注能与自身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达成一致的企业,加强合资合作,寻找并购机会,取得海外战略发展支点,突破本土发展的局限走向国际。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能化碳中和等化工平头哥推荐三份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详情介绍:1、2、3、发布于 2022-02-20 12:29石油化工化工中国发展赞同 31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中国化工市场研究(干货合
2023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现状与展望,市场集中度高,“三桶油”具有规模优势「图」_华经情报网_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3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现状与展望,市场集中度高,“三桶油”具有规模优势「图」_华经情报网_华经产业研究院
公众号
企业微信
投稿
我的订单
资讯
财经资讯
企业动态
产业前沿
行业简讯
数据
宏观数据
行业数据
贸易数据
企业数据
排行榜
行业洞察
华经观点
行业百科
产业政策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精品报告
能源矿产
石油化工
互联网信息技术
金融保险
建筑建材
机械设备
电子电器
食品饮料
农林牧渔
旅游商贸
医疗医药
交通物流
轻工纺织
节能环保
文教体娱
现代服务
安全防护
其他行业
咨询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定制报告
报告库
华经商讯
行业简报
产业图鉴
企业洞析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tougao@huaon.com
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公众号客服
我知道了
首页行业洞察华经观点
2023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现状与展望,市场集中度高,“三桶油”具有规模优势「图」
言九
2023-08-11 09:58
一、石油石化行业概述
石油石化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石油石化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
石油化工产业链自上至下包含了石油开采、炼制以及下游的精细化工行业。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石油产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等,石油化工产品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
石油石化产业链构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上游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2%,2015-2022年CAGR为7.12%,主要系新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加大、非常规气快速上产。2022年天然气需求量为3620.9亿立方米,同比下滑2.2%,出现2002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城市燃气中商业用气受疫情影响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2)LNG价格高涨导致边际成本上升,燃气发电需求萎缩。
2015-202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产量及需求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石油石化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的石油石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我国的工业与国防等相关产业提供重要原材料。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石油石化行业加快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石油石化相关利好政策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四、石油石化行业现状
1、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5974家,较2021年增加1358家;总产值175409.2亿元,同比增长14.75%;总资产164032.7亿元,同比增长8.9%;销售收入169319.6亿元,同比增长14.82%;行业利润14167.9亿元,同比增长14.4%。
2015-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投资规模
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投资规模在近几年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石油石化投资额达到26186.6亿元,创近年新高,同比增速为14.8%。
2015-2022年中国石油石化投资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2年石油石化投资规模为26186.6亿元,其中,石化原料制造投资20854.3亿元,占投资总额的八成;石油天然气开采投资2801.5亿元,占比10.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2530.8亿元,占比9.66%。
2022年中国石油石化细分领域投资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能源消耗量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2015至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能源消费量从7.2亿吨标准煤增长至13.17亿吨标准煤,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9%。
2015-2022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石油石化行业竞争格局
我姑石油石化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三桶油”具有规模优势。石油行业市场具有高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特性,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石油石化板块营收达到1000亿以上的企业一共有六家,前三家分别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三家企业作为国内能源生产的排头兵,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3.34%。三桶油的规模优势和纵向一体化结构使其拥有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2022年在高油价下三家企业均提高资本开支,除了开发勘探新板块,还集体加速布局新能源,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ifind,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石油石化行业展望
新时代,石油石化行业将以“绿色化”为产业发展硬性约束,以“集聚化”为产业规划总体布局,以“高端化”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加快突破非常规油气商业化壁垒、提高石化产品价值链地位、深化油气生产加工体系两化融合。
新时代,石油石化行业将大胆“走出去”、积极“引进来”,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用好“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包括上游勘探开发、炼化、管道、工程技术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合作;另一方面,用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公共平台,引进世界要素和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9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石油石化
本文采编:CY349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发展趋势分析、企业投资潜力与价值分析、投资机会与风险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相关推荐
2024-2030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10-27
2023-2029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05-07
2023-2029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23-04-19
2022-2027年中国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2-04-08
2022-2027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2-03-14
2021-2026年中国石油石化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2021-03-03
复制链接
分享
言九
和他对话
文章
2956
阅读量
748.9万
2023年中国机械密封行业发展现状、政策、产业链上下游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2023年全球及中国氢能行业消费量、市场规模、政策梳理及产业链上下游分析「图」
2023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图」
全部文章
免费报告
更多
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2022-10-26
机器视觉
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简版分析报告
集成电路
202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企业洞析
数控机床
2022年中国食用菌行业企业洞析
食用菌
咨询服务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研报告
定制服务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与研究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专业 · 严谨 · 客观 · 科学
关于我们
关于华经
典型客户
版权声明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联系我们
电话: 400-700-0142010-80392465
邮箱: sale@huaon.com
华经企业微信
华经微信公众号
© 华经情报网 Huaon.com
2007-2023 华经艾凯(北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5106号
稳中求进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石化新闻网
稳中求进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石化新闻网
中国石化新闻网欢迎您!
集团公司
|
股份公司
|
石化报社
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杂志
手机报
网络视频
图片网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察分析
稳中求进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解读
来源:中国石化报
时间:2023-10-11 08:0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工信部联原〔2023〕126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促投资、拓消费、扩外贸、稳生产、强企业、优环境6个方面对今明两年石化化工行业发展作出部署,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本版推出专题,对《工作方案》内容进行解读,敬请关注。本版文字、图表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政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廖 健 提供出台《工作方案》的背景和意义发挥石化化工对工业经济“稳定器”和产业安全“压舱石”作用2023~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新形势下,我国工业经济面临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新机遇,也面临着“三重压力”的现实挑战。原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原材料工业稳增长的压力较大,国内需求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同时传统产品过剩问题犹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国务院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分别发布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四大重点原材料行业的稳增长文件,并明确2023~2024年的发展目标。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狠抓《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任务落实,推动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将进一步发挥石化化工对工业经济“稳定器”和产业安全“压舱石”的作用。《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业(不含油气开采)主营业务收入达15万亿元,乙烯产量超过5000万吨,化肥产量(折纯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工作方案》对行业的影响分析有助于稳定石化化工行业增长,推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集约集群发展,巩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是稳定石化化工行业增长。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报告,2023年上半年,石化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同比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均超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行业压力凸显,稳增长任务艰巨。《工作方案》通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5个以上在建重大石化项目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引导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滚动建立重点项目库,分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迅速稳定石化化工行业增长,进而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我国一批大型炼化项目正加快建设,并将陆续投产。今年以来,已相继投产的大型项目包括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广东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浙江兴兴新能源(三江)100万吨/年乙烯等。一批重大炼化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如山东裕龙岛2000万吨/年炼油和3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项目;镇海炼化15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此外,我国还有多个在建外资石化项目,包括投资100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160万吨/年乙烯项目、投资521亿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160万吨/年乙烯项目、投资400亿元的沙比克古雷150万吨/年乙烯项目等。二是推进行业深化结构调整。在“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汽油、柴油消费增速逐步放缓,即将达峰或已进入平台期。多数研究机构认为,我国汽油消费将于2025年左右达峰。与此同时,化工产品需求仍以较快速度增长。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23年和2024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量增速分别达10.5%和7.6%、丙烯表观消费量增速分别达7.6%和8.8%、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增速分别达5.8%和3.9%、合成橡胶消费量增速分别为3.7%和3.3%、合成纤维消费量增速分别为2.4%(即使在今年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同比下降10%的形势下)和4.9%。“油转化”“降油增化”成为石化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最大特点。工信部2022年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收率降至40%以下。《工作方案》提出,加快重大石化项目论证,推进开工一批“降油增化”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进一步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炼化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三是推进行业集约集聚发展。我国石化化工布局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协同和集群化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高,盈利能力偏弱,国际竞争力较低。《工作方案》提出,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关停,推动相关企业进驻化工园区,强化国家开发区和化工园区管理。同时,《工作方案》明确推动宁波绿色石化集群等石化化工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这些都有助于推进行业集约集聚发展,扩大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物流、公用工程等成本,提高石化化工行业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宁波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石化行业唯一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地。宁波绿色石化集群拥有宁波石化经开区、宁波经开区及大榭开发区三大国家级化工园区,已形成“油头化尾”的全产业链和以千亿炼化企业为龙头、百亿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石化产业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超300家,原油年加工能力达3500万吨。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宁波将形成5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烯烃(乙烯、丙烯)、1200万吨芳烃、180万吨级MDI的生产能力,规模以上石化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四是巩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虽然已发展成为世界石化化工第一大国,但石化化工行业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和40%以上,存在不少影响行业稳增长、保安全、促提升的供应链堵点和产业链短板。《工作方案》提出,构建基础稳固、多元稳定的石化原料供给体系,有序开展海外原油、天然橡胶等基地建设,突破产业链重点环节“卡脖子”技术,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链的领航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中小企业补链稳链强链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石化化工产业链供应链,为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添砖加瓦。新闻会客厅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嘉 宾集团公司高级专家,金陵石化副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经理 卫建军镇海炼化经营部经理 张富荣茂名石化科技发展部经理 杨庆伟问:《工作方案》将对炼化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卫建军:石化化工行业发展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在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大局中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工作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石化化工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精准目标和政策措施的提出,将为推动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对国有石化企业来说,《工作方案》势必会带来投资环境、政策引导、财政激励等方面的重大利好,为企业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提振石化企业发展的信心决心。同时,《工作方案》也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倒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供给品种,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张富荣:镇海炼化拥有27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加工能力,是石化化工行业的标杆企业。今年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生产经营环境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加严峻。镇海炼化的生产经营也经历了低谷,但是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7月实现了逆市翻盘,生产经营业绩不断向好。《工作方案》的发布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集约集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十分契合镇海炼化目前的重点工作。接下来,企业将高质高效推进新区大建设,深化新区老区整体大优化,提升镇海基地一体化管理水平。问:炼化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借势发展?杨庆伟:一是加快转型发展。茂名石化将加快实施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采用世界领先技术“降油增化”,拉长精细化工、高端材料产业链,努力成为国内小乙烯改造样板,着力解决装置“老、旧、小、散”的问题,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带动区域石化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二是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为目标,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和科技进步管理体系,推进华南最强企业级绿色石化研究院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链的领航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茂名石化作为华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炼化一体化企业之一,将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加强产业链协同,助力园区补链稳链强链,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张富荣:在市场化浪潮中,单打独斗一定不如协同发展。镇海炼化地处长三角杭州湾南岸,已经形成了镇海基地1+24+N的产业格局,即以镇海炼化为龙头,24家合资合作企业、全资子公司带动周边产业链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每年,镇海炼化和周边企业的物料互供超过800万吨。按照《工作方案》提出的推进集约集聚发展、发挥骨干企业主力军作用、发挥中小企业补链稳链强链作用的要求,我们将持续深化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镇海基地核心竞争力,做好“守正”和“创新”深度融合,形成全产业链的发展思维,立足镇海基地的现有资源和华东区域市场,在新的赛道上赢得先机,最终迈向“蓝海”。链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节 选)从投资、消费、外贸、生产、企业等五个方面推动行业平稳增长。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1)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5个以上在建重大石化项目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推进开工一批“降油增化”项目;加强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滚动建立重点项目库,分批压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等行业加大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力度。鼓励实施老旧装置综合技改、高危工艺改造和污染物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和长江沿岸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关停。(3)推进集约集聚发展。推动石化化工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鼓励打造化工新材料、非粮生物基材料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丰富优质供给,激活释放消费潜力。(1)开展行业“三品”行动。支持搭建化工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发布行业品牌发展报告,推动产品提品质、创品牌。支持企业提供定制化、功能化、专用化的产品和综合服务。(2)实施产业链强基行动。支持催化剂、特种聚酯、膜材料等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及关键单体原料产业化。支持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关键化工材料“一条龙”应用示范。三是稳定外资外贸,增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1)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支持建立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化工品交易平台,开展欧美和RCEP国家化工产品标准认证和品牌注册。提升海外仓储能力和交付水平。加大化工产品码头技术改造。(2)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稳妥推进轮胎、化肥等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鼓励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特色化工园区。鼓励外企加大在华石化、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绿色低碳等领域投资。四是强化要素供给,保障生产平稳运行。(1)提高关键要素保障水平。构建基础稳固、多元稳定的石化原料供给体系,有序开展海外原油、天然橡胶等基地建设。完善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直通服务机制。细化落实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政策。(2)做好化肥生产保供。五是激发企业活力,筑牢稳大盘基础支撑。(1)发挥骨干企业主力军作用。支持骨干企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要为导向,当好“链主”,打造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一体化能源企业。(2)发挥中小企业补链稳链强链作用。
(责任编辑:卢恋秋
)
网站信息
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安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0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视官方二维码
石化新闻客户端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石化报社主办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国石化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阶段
我国石化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阶段
日报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证券时报
周报
国际金融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杂志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人民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中国报业
第18版:高质量发展
本版新闻
·我国石化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阶段
·关注
·多元化安置是未来水电工程移民重中之重
·临涣焦化:调整产品结构 保障市场供应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关闭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要闻·企业
05版:国际
06版:学术·评论
07版:高端访谈
08版:能源安全
09版:能源革命
10版:双碳·绿色
11版:科技·装备
12版:新能源汽车
13版:访谈·行业
14版:能源金融
15版:企业风采·行业观察
16版:地方·基层
17版:装备·地方
18版:高质量发展
19版:能源基建·国际
20版:星辰副刊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我国石化行业已经迈入由大变强的新发展阶段,担负着保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重任。要注重高端化、集约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安全发展、培育一流企业、加快人才培养,稳中求进,推进新型工业化,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23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提出争取到203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示范企业和自主品牌,部分大宗石化产品、基础化工原料、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石化强国。 ■■ 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指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行业经济发展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在能源保障能力上彰显了新担当、产业结构调整上展现了新作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呈现了新格局。”李云鹏说。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760家,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18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675万吨/年,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和乙烯大国。 “‘十四五’以来,国内石化和基础化工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大型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烯烃、芳烃、聚烯烃、聚碳酸酯、钛白粉等产品仍处于扩产高峰,产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表示。 会议同期发布的《2023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乙烯行业仍处于扩能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7000万吨/年,产量将达到约5800万吨,基本可实现自给。对二甲苯(PX)自给率由2021年的61.3%提高到70.2%,预计2025年底我国PX产能将超过4600万吨/年,自给率进一步提升。 产品供应能力提升的同时,石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调整,加快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超过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过20%。 ■■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在李云鹏看来,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准内涵、统筹推进、全面落实,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改革管理等各环节、各方面。 “从横向上看,我们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生产效率、经营质量、科技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李云鹏表示。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指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石化行业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高端产品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行业缺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全行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孙伟善表示,“行业要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集中目标和优势力量,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高端产品制备技术,支撑产业结构转型。” 李云鹏还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开展合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动力变革。” ■■ 实现目标需多方聚力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描绘了2035年石化强国建设愿景,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盈利能力稳步增强、绿色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全力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开放、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共同写好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答卷。”李云鹏说。 协会之外,各大企业也在行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科院院士谢在库表示,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把氢能作为推进企业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将携手各方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此外,中国石化陆续成立了多个新材料公司,发力新材料技术研发。早在2020年9月,中国石化就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603亿元建设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项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光伏新能源等11个重点项目。 中国石油也不例外。2021年底,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外,中国石油日本新材料研究院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材料创新高地目标发力。
我国石化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阶段
争取到2030年,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2035年,全面建成石化强国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4月17日
第 18
版)
“我国石化行业已经迈入由大变强的新发展阶段,担负着保障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重任。要注重高端化、集约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安全发展、培育一流企业、加快人才培养,稳中求进,推进新型工业化,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23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指出。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全行业发出《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提出争取到203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示范企业和自主品牌,部分大宗石化产品、基础化工原料、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石化强国。 ■■ 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指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行业经济发展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在能源保障能力上彰显了新担当、产业结构调整上展现了新作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呈现了新格局。”李云鹏说。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760家,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2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18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675万吨/年,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和乙烯大国。 “‘十四五’以来,国内石化和基础化工产业规模化、一体化、大型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烯烃、芳烃、聚烯烃、聚碳酸酯、钛白粉等产品仍处于扩产高峰,产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石化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表示。 会议同期发布的《2023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乙烯行业仍处于扩能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7000万吨/年,产量将达到约5800万吨,基本可实现自给。对二甲苯(PX)自给率由2021年的61.3%提高到70.2%,预计2025年底我国PX产能将超过4600万吨/年,自给率进一步提升。 产品供应能力提升的同时,石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调整,加快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超过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过20%。 ■■ 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在李云鹏看来,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准内涵、统筹推进、全面落实,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改革管理等各环节、各方面。 “从横向上看,我们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在生产效率、经营质量、科技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李云鹏表示。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指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石化行业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高端产品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行业缺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全行业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孙伟善表示,“行业要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集中目标和优势力量,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发展急需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性能、高端产品制备技术,支撑产业结构转型。” 李云鹏还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开展合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动力变革。” ■■ 实现目标需多方聚力 《建设世界石化强国行动倡议》描绘了2035年石化强国建设愿景,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盈利能力稳步增强、绿色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将全力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开放、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共同写好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答卷。”李云鹏说。 协会之外,各大企业也在行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科院院士谢在库表示,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把氢能作为推进企业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将携手各方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大产业布局力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 此外,中国石化陆续成立了多个新材料公司,发力新材料技术研发。早在2020年9月,中国石化就与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603亿元建设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项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试基地、光伏新能源等11个重点项目。 中国石油也不例外。2021年底,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外,中国石油日本新材料研究院也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材料创新高地目标发力。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简
|
繁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首页 > 政策 > 解读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2022-04-08 07:43
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
打印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理解《意见》,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意见》编制背景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石化化工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但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十四五”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一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石化化工行业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量增速逐渐分化;二是产业发展模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产能建设转向以“精耕细作”为主的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细分市场拓展渗透,服务型制造日渐被市场主体接受;三是责任关怀意识日益增强,产业发展的绿色底色日益浓郁,安全环保已成为业界坚守的从业生存底线和发展基本要求;四是资源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约束日益趋紧,基于二氧化碳开发含碳化学品备受关注,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特征的化工园区正逐步成为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腾挪发展的主要载体。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编制《意见》。
二、《意见》功能定位
《意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与《纲要》、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旨在既着力引导石化化工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妥善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增量和存量、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重就丰富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供给,强化行业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推进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盐(矿)化工和生物化工等协调发展,发挥化工产业优势助力实施“双碳”战略,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等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具体举措。
三、《意见》总体思路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四、《意见》主要目标
《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加快创新发展,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五是坚守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五、《意见》重点任务
《意见》围绕主要目标,聚焦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6个重点难点,凝炼出6大重点任务。
(一)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一是完善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二是攻克核心技术,加快重要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发推广先进感知技术以及过程控制软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控制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三是实施“三品”行动,增加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积极布局前沿化工新材料,提高绿色化工产品占比,鼓励企业培育创建品牌。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传统化工行业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二是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化烯烃、芳烃原料结构,加快煤制化学品、煤制油气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一是统筹项目布局,推进新建石化化工项目向资源环境优势基地集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二是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与其他行业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项目除外),引导其他石化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发展。
(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快新技术、新模式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不断增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化肥、轮胎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监测系统。二是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示范标杆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
(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以及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二是发展清洁生产,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发展生物化工,基于非粮生物质制造大宗化学品,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产业链衔接,实现对传统化石基产品的部分替代。三是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循环利用。
(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一是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实施责任关怀。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增强炼化行业轻质低碳原料、化肥行业磷钾矿产资源保障,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确保化肥稳定供应,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六、《意见》保障措施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实施,《意见》着眼打好“组合拳”,提出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宣贯解读,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关切,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石化化工的科学理性认知。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员工培训,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示范应用。三是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相关产品标准体系、评价标识管理体系和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额;制修订含碳化工产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等标准。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庞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意见》围绕主要目标,聚焦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6个重点难点,凝炼出6大重点任务。
【2023年1—6月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6月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 > 发改数据 > 经济形势分析 > 产业发展 > 制造业发展
2023年1—6月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发布时间:2023/08/07
来源:产业司
[ 打印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62万亿元,同比下降0.4%;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04万亿元,同比下降0.4%;利润总额23874.7亿元,同比下降20%。 1—6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62.6亿元,同比下降8.5%;利润总额2021.9亿元,同比下降52.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37.2亿元,同比下降3.8%;利润总额655.4亿元,同比增长11%。
附件:
排行榜
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5.95万亿元--经济・科技--人民网
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5.95万亿元--经济・科技--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人民体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投诉
“大思政课”云平台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灵境・人民艺术馆
相约体彩
地方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鹏
雄安
民文
English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科普中国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人民消费”中消协教育基地
举报专区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人民网>>经济・科技
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5.95万亿元
2024年02月01日17:3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栗翘楚、韩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日发布2023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态势,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产稳步增长。2023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增速比2022年回升7.1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高3.8个百分点。
从重点产品产量看,油气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据测算,2023年,国内原油天然气总产量4.1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9%,其中,原油产量连续第五年增长,在2022年重回2亿吨基础上再次增长2%,达到2.09亿吨;天然气产量229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连续7年年增100亿方以上。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由负转正。2023年,我国主要化学品生产总量约7.2亿吨,同比增长约6%。
效益持续回升。2023年,在疫情平稳转段、宏观经济复苏以及低基数背景下,我国石油和化工下游需求底部复苏。全年看,行业效益总体呈前低后高态势,下半年收入和利润增加,增速回升。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7.6万亿和4310.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和41.3%,下半年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8.3万亿和44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0.5%。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从景气走势来看,目前从2023年8月开始的第8个周期来看,行业与上一个周期比复苏动能明显有所上升,预示2024年上半年行业总体形势同比2022年上半年会相对好转。
(责编:罗知之、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苏州数智影视文化产业园: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动能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年来,文化和科技融合正不断催生新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正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收15.95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栗翘楚、韩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日发布2023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态势,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1如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政策问答…2“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3活力强、热力足 消费引擎“上新”再提速4《财米油盐》|这届年轻人最爱买啥年货?…5金融监管总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门一…6数读中国 | 从5大发力点加快建设贸易…7看准了、抓紧干 有效投资精准发力“开年…8住建部:首批房地产融资支持项目名单落地…9数读中国 | 多组数据透视“制造强国”…1095后列车长:守护回家路 温暖团圆年
微信扫一扫提供新闻线索
人民日报社概况|
关于人民网|
报社招聘|
招聘英才|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供稿服务|
数据服务|
网站声明|
网站律师|
信息保护|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简
|
繁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首页 > 政策 > 国务院政策文件库 > 国务院部门文件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
打印
收藏
留言
|
标 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
发文机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发文字号:
工信厅科〔2022〕34号
来 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其他
公文种类:
通知
成文日期:
2022年11月04日
标 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
发文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发文字号:工信厅科〔2022〕34号
来 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其他
公文种类:通知
成文日期:2022年11月0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2〕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2年11月4日
附件: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2〕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2年11月4日
附件: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回到顶部
登录
注册
×
×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的通知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2版)》。